“两荤一素一汤”只要12元 长者饭堂变身社区食堂
饭堂菜式丰富、清淡。
饭堂的就餐者里既有长者,也有社区里的一些快递员、保安等。
近日,“长者饭堂摇身变成社区食堂”的现象在不少城市“火”了起来。十多元就可以吃到一份两荤一素加一汤的饭菜,远比“下饭馆”或“点外卖”便宜——在上海、深圳等地部分社区,社区食堂凭借其“健康价廉”的特点,成为当地年轻群体新的“就餐热门地”,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波热度。
【资料图】
而在广州市海珠区,也有一间长者饭堂被打造为面向社区居民的“为民饭堂”。除了长者,都有哪些人去“帮衬”,饭堂的饭菜好吃吗?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谁来吃?“为民饭堂”惠及打工人
位于石岗路18号的海珠区南石头街长者饭堂,已被打造成一间社区食堂。记者获悉,南石头街辖区内有17个社区,有超过2万名60周岁以上户籍长者和约400名18岁~59岁重度残疾人。今年3月,该街道以南石头街颐康中心内设的自建厨房为核心,打造了长者饭堂。这个长者饭堂在社区里还有另一个名字——“为民饭堂”。饭堂面向全年龄段的居民开放,最高峰时每日供餐量达到430人次,餐者中既有长者和重度残疾人,也有社区里的一些快递员、保安等。
7月26日中午11时30分,记者走进“为民饭堂”,发现现场已有不少长者在用餐。现场公示的餐标显示,“两荤一素一汤12元,长者老人卡打卡9元,市就餐补贴3元;三荤一素一汤16元,长者老人卡打卡13元,市就餐补贴3元”。
该饭堂负责人廖俊告诉记者,“老人刷卡可以享受相关补贴,而周边街坊邻里直接扫码付款,不能享受补贴,每天大约有20多位社区街坊来帮衬。”彼时,现场陆续能看到快递员工、保安等一线工作者前来购买原价套餐,在和工作人员简单寒暄后,他们也坐下来享用午餐,感受工作间隙片刻的宁静。
“这个价格对打工人特别友好。”廖俊说,“我们取名‘为民饭堂’也是这个意思——同在一个社区,相互关照。”
好吃吗?菜式丰富且清淡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建厨房是“为民饭堂”得以运作的基础。廖俊说,自建厨房可以提高餐食出品的质量,“为民饭堂”正式运作至今,一直在不断摸索适应大众口味的菜品——“我们推出过各种养生炖汤,包括五指毛桃炖土鸡、土茯苓煲脊骨,晚餐还可以小炒或定制菜式,希望能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廖俊介绍。
当天,记者也“打卡”体验了“为民饭堂”的菜式,和大多数长者饭堂一样,菜式清淡且丰富,有清蒸鱼、白切鸡、炒花菜等,还配了免费的绿豆沙。打菜时,能感受到食堂阿姨把每一道菜都实打实地盛进盘里,不会因价格实惠就减少饭菜的分量。同时,每一道素菜也加了些许荤菜一起烹饪,增添了食物的风味。
有人指出,“健康和便宜是社区食堂的核心竞争力,但也是瓶颈。”食客们会因为其价格便宜和做法卫生前来帮衬,但一旦有了价格同等又更具吸引力的替代品,就会去选择其他的地方。
也有用餐者指出,“实惠”和“健康”才是关键所在——为民饭堂因为菜品制作非常清淡,食客们更能吃出食材本身的味道,检验出原材料是否新鲜。
“我们也希望在菜品上再有些创新,能做些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菜,让大家有更多选择。”廖俊表示,“为民饭堂”正在探索更多菜品的可能,去开拓更多消费市场空间。
怎持续?探讨市场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角色平衡点
记者了解到,在上海、深圳等地,社区食堂正在社交媒体平台迅速“火”起来。在国内一些社区,不少年轻群体打卡长者饭堂,也有长者饭堂针对都市白领推出“下午茶”套餐。
不少网友指出,多元的客群、销量的提升,或许可以为原本投资周期长,盈利模式难探寻的长者饭堂找到实现稳定的盈利方式,也助力养老服务模式走得更远更坚定。
不过,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社区食堂”仍是新生事物,要为长者饭堂的持续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口,仍有多道关卡需要突破。首先是“餐标”问题——不少地方的长者饭堂餐标是数年前设定的,以普惠和公益为特色,但长者饭堂本身也需要合理因应物价上涨水平提高餐标。有地方社区食堂经营者透露,“按现在的餐标,吸纳再多的社区居民,都很难对营收带来帮助,市场化的餐标可能也需要在保持‘物美价廉’的基础上稍微提升。另外社区公益性服务目前仍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支持。”
此外,社区饭堂在开放给市场流动消费者的过程中如何精准控制备餐量也是个技术活。
地方社区工作者表示,长者饭堂变身社区食堂,其实是探讨市场和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扮演的角色和平衡点。广州在这方面已有充分的探索。2016年,广州开始大力发展以“大配餐”服务为重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行“4个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慈善、家庭和个人等共同推进“大配餐”的合作机制,这也是探索“政府和市场如何一同推动公共服务”的宝贵经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杨欣 实习生皮俊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
关键词: